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
近日,2024“一带一路”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成员来到眉山,聆听“一门父子三词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”的故事,了解眉山保护三苏祠的创新方式,感受三苏文化的魅力。
1000多年以来,不同时代的游客都在麦积山石窟内留下墨宝,错综复杂,极难辨认,它们是石窟历经千年变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由于泥塑材质脆弱,不能采用传统的拓片技术提取题记资料。
近年来,不少建筑设计师注意到黔东南州乡村传统木构建筑的魅力。他们走进乡村,与掌墨师一起,为村里建造出一栋栋既传统又时尚,既完美融入当地环境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民居建筑,为村民们带来艺术之美。
今天的中国,锦绣山河文脉绵延。不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的作用,必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、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。
1955年,山西晋祠文物保管所(晋祠博物馆前身)成立。1961年,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24年,晋祠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。
文博场馆,展览讲座丰富多彩;影院剧院,文艺作品精彩纷呈;古城古村,民俗展演各具特色……国庆假期,人们走出家门,领略大好河山,品味文化魅力。
国庆假期,各地开展丰富多样、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。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,展馆景区文化味十足,涌动着蓬勃的消费活力,积聚旺盛的人气、丰沛的信心。人们在节日氛围中礼赞伟大祖国,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。
2024年9月27日,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——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”研学班抵达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五站、也是最后一站——北京。
9月28日,陕西省社科界高层论坛暨第四届媒介文化与网络空间治理学术论坛、第八届“何微新闻奖”系列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