渐行渐近的研学旅行与博物馆青少年活动
资料表明,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、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,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、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,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、丰富知识,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,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。这一形式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而快速发展。
2012年,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,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,确定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。2013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—2020)》,提出“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”。2014年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》明确了“研学旅行”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。2016年,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。2017年,教育部颁布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》,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,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了研学旅行向深向广发展。
从原国家旅游局2017年颁布的《研学旅行服务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可见,研学旅行这项“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,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”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分别是教育部门和旅行社,而博物馆只是研学旅游产品的提供方之一。《规范》将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分为知识科普型、自然观赏型、体验考察型、励志拓展型、文化康乐型,在知识科普型中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、科技馆、主题展览、动物园、植物园、历史文化遗产、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。2017、2018年,教育部推出了两批“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:第一批204家单位中,博物馆、纪念馆有67家,占比32.8%;第二批377家单位中,博物馆、纪念馆有144家,占比38.2%。而从占比三分之一的产品供应方到目前的家家博物馆关注、开展研学旅行,博物馆自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奉天诰命手卷
青少年教育是当前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,特别是近年来,从国家到省市,各种政策、评选激励着博物馆的青少年活动从内容到形式日新月异。
2014年,国家文物局印发《关于开展“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”申报工作的通知》,建立馆校合作机制,切实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体系。2015年,国家文物局、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加强文教结合、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》。2018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规定: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,完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。
冒襄题《桃花鸳鸯图》
在明确了博物馆应担负起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基础上,传统的博物馆教育方式是相对单一和粗放的,体现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结合不紧密、与馆藏品联系不大,方式也基本是以宣教历史文化为主的参观,未有项目设计、人员培训、结果评价等环节把控,换言之,早期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相对被动、单一、浅表。但随着各项工作的发展,“设计”的元素开始出现在博物馆活动中,2014年,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了《首届“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”评选优秀案例》,随后,江苏省出版了《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库》(录入82个优秀案例)、《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项目案例》(2016)、《2017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集锦》等。这些举措都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,也为研学旅行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。
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可见,教育系统的“研学旅行”活动与文博系统的“青少年教育”活动在各自的发展中从开始的“花开两枝”到“渐行渐近”,加之全国各级文、旅机构的合并,更促进了博物馆在研学旅行中角色的转变与占比的加重。2020年,教育部、国家文物局颁布了《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》,这对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而言,都属于里程碑式的顶层设计。这一“渐行渐近”的变化,在近几年江苏省文物局开展的“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”评选中也清晰可见。此项评选中,2017、2018年的入选项目以“课程”为主要形式,仅苏州博物馆出现“研学”字样;2019、2020年的入选项目,25例中有5例出现了“研学”字样;而2021年《关于开展博物馆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推介活动通知》,则明确把申报案例分为两部分:一是馆校合作示范项目,二是博物馆研学游示范项目。至此“研学游”与传统的“馆校合作”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平分秋色,各占半壁江山,宣告着博物馆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时代的到来。
从如博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探析中小博物馆的研学旅行
博物馆广泛开展研学旅行的时代已到来,那么博物馆特别是人力、馆藏、专业水平相对较弱的中小博物馆准备好了吗?在此以苏中地区的县级市博物馆、国家三级馆——如皋市博物馆为例,进行探析。
如皋市博物馆创建于1988年,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,2011年新馆建成并在全市开展馆校衔接活动,覆盖率达95%,全年开展青少年主题活动50余次。
自2011年起,如博的青少年活动经历了参观、活动、课题、研学游这几个阶段。
2012年,经当地宣传部牵头,博物馆与全市中小学签订“馆校对接”协议,年接待青少年6万以上,但仅以参观历史文化展、地方名人展、地方自然展为主,形式单一,效果微弱,除传播零星的历史文化知识外,少有参与、体验内容。讲解内容也无年龄划分,以不变应万变。2013年,以寒暑假和传统节假日为节点,全年开展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故事会、大讲堂、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50次以上,基本周周有活动,活动有一定的参与性、体验性,其中的“文博之旅行”是比较受青少年喜欢的项目,此项目以参观文保点、各类文博场馆为主,走出了如博自身场地,具有旅行元素。但其他大多数活动形式传统,与馆藏文物结合不紧密,无较深层次的筹划与设计。2017年,如博设计策划了“牛于雉皋——走近如皋历史文化”课程,突出如皋成陆早、建县早、区域文化悠久的基因,结合馆藏文物,针对不同年龄层次,通过场馆活动、现场教学、知识传播、手工制作、历史剧编演等形式,分“知人”“知地”“知史”三部分,分别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如皋的名人、自然和历史,强化了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了解与热爱。活动局部内容取得效果,“知史”部分的历史剧《贾大夫射雉》除在本馆上演一个暑假外,还被当地文学刊物发表、被当地小学编入开学典礼演出剧目。2021年,南通市教育系统对整个南通地区博物馆的研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,又由如皋教育系统为相关博物馆筹划了相关研学主题,为如博筹划的主题“皋地名人秀”“长寿秘诀库”“印章故事间”“纸鸢制作坊”,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如博在青少年教育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,也取得了一定成绩,加之大形势的向好,研学旅行如在弦之箭,蓄势待发,但能否一箭中的,精彩有效,还需给出及付出更多的思考与努力。
如上文所言,在原国家旅游局2017年颁布的《规范》中,教育部门是主办方,旅行社是承办方,博物馆是产品提供方,那么产品如何提供?是博物馆根据自身的场馆、展品、认知和一定的学校教育调查先行策划出几个“研学旅行”菜单,还是由主办方点单,博物馆据单策划项目?事实上两种方法都会导致过程的失控或目标的不能实现。先说由博物馆先行设计的情况,结果往往只能实现局部目标。例如,如博在“生于雉皋”这一项目中,理想很美好,从人到地到史都有所涉及,从场馆到文物到室外都有所兼顾,从知识到能力到情感都有所考虑,而事实上,半数以上的课程不能落地,胎死腹中,只有反映当地历史的、由青少年饰演的小剧目《贾大夫射雉》深获好评。那么由主办方点单定制吗?事实上,由如皋市教育部门给如皋市博物馆点的“皋地名人秀”“长寿秘诀库”“印章故事间”“纸鸢制作坊”四个课题中,“印章故事间”“纸鸢制作坊”能结合馆藏文物,可以实现浸润性体验,而“皋地名人秀”“长寿秘诀库”两个课题则难以落地,无对应的文物,无“相关性”元素,无贴切的参与体验项目,更像是在博物馆对着展板上了一堂乏味的历史课。因此,在博物馆的研学旅行中,博物馆不仅是产品的提供者,它必须“与文教政策制定者同桌而坐,明确表达博物馆在学生核心素养及21世纪技能培养等中的独特位置,而非站在一边等待认可”。所以,博物馆在研学旅行中应当与教育方共同成为主办方。对于中小博物馆而言,这是一道困难但却必解的命题。
《规范》按照资源类型把研学旅行产品分为知识科普型、自然观赏型、体验考察型、励志拓展型、文化康乐型。博物馆属于其中的知识科普型,相对于其他类型资源而言,博物馆(景区博物馆除外)旅游元素不够丰富,而研学旅游中,“游”是其重要的核心要素,缺少了“游的元素,就缺少了趣味性,缺少了吸引力,就场馆说场馆只是把原来的馆校合作强贴了“研学旅行”的标签。“馆校合作”与“研学旅行”不同之处在于:馆校合作项目要求既有博物馆特色又能适应学校学科教学需求,研学旅行则更强调凸现馆藏特色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;馆校合作注重合作的常态化的单个主题的完整活动,研学旅行则注重活动的特殊性、系统性、丰富性。立足于研学旅行的特殊性,才能建设好更受青少年喜欢的基地,仍以如博为例,如将“长寿秘诀库”改成“探寻古运盐河”,把目前正在考古勘探的如皋古运盐河工地建设成“研学旅行”基地,势必更有针对性和趣味性。所以,博物馆在研学基地建设中应该跳出场馆的局限,寻求更大的可能,确保研学旅游中“游”的实现。
博物馆研学旅行工作是一盘大棋,博物馆与学校的跨界合作、研学项目的策划、项目的落地执行,无不需要具备博物馆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综合素质的人才,而这恰恰是中小博物馆的短板,从事宣教工作的人员文博专业知识缺乏,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或解答有误;有的让学生自己在博物馆寻找答案,缺乏知识的准确性和组织的规范性”。从事活动设计的人员对“研学旅行”的解读不透,将这一新生事物简化成传统的馆校对接,穿新鞋走老路;从事外联的人员沟通不畅,不能建立起“研学旅行”项目合作的最佳模式,导致馆校间不能达成共识。所以,宣教、策划、合作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是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当务之急,以确保研学旅行中“研”的实现。
评估是研学旅行的闭环部分,一个项目开展得好不好,在于前期准备,在于过程把控,也在于实现闭环。仍以如博为例,以往活动基本遵循“适者生存”的原则,受欢迎的活动,如“文博之旅”就坚持办下去,受众少的,就自生自灭,没有建立评估机制。评估,是为了更好地把活动办下去,实现科学性、持续性的目标。对于研学旅行而言,评估更为重要,对已建项目的反思、对将建项目的探寻,都有赖一套好的评估机制。所以,评估是博物馆研学旅行不可缺少的环节。
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开展,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,是学生行走的课堂,这项工作越办越好还是流于形式甚至昙花一现,有赖全国5788所博物馆人的共同努力,特别期待其中占比较高的中小博物馆人共同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。
(责编:汪翠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