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

人民研学网

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开学第一课:读书品文学

——“金台少年阅读行”名家讲座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

武凤珠  2023-09-06 10:38:19  来源:人民日报出版社  

“这辈子每天攒一厘才华/十几年攒成一点儿才华/一辈子成不了作家没什么/以后还有下辈子/下下辈子……”9月1日下午,“金台少年阅读行”名家讲座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,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、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,《中国校园文学》主编、作家徐峙等文化界名家,带领即将步入初三的中学生赏读文学佳作、品悟作品中的人生与梦想,在新学年到来之际为学子们上了一堂别致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
笔名为“晓角”的20岁诗人李华在少女时代创作的诗歌《攒人生》,引发现场同样处于青春年华的女中学生共鸣:“表达出作者对文学和诗歌深切的热爱之情。”徐峙认为,这便是“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”,“文学带给我们心灵的力量,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存在,并能在‍‍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”。

命运的齿轮转动不息,对于初中生、高中生而言,临近中考、高考时分,是最应当精密咬合、顺畅度过的时段。王旭明精准把握中学生心理诉求,谈及“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”时,给出的理由有实干家的真诚务实:“文学助力中考!”

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《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》《人民日报带你读时政》《人民日报伴你阅读》系列丛书,便紧密衔接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,为学子中考、高考助力。讲座现场,人民日报出版社向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捐赠了价值2.6万元的系列丛书。

“我们愿与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们一起,永葆勤奋阅读、推广阅读的高度热情,为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,以书香温暖和陪伴同学们的人生路!”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刘华新祝愿学子们在阅读中滋养青春、涵养情怀,“沐浴着文字的温暖,与‘金台少年阅读行’同行,愿同学们的阅读之路上都花香满径、一路芬芳!”

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刘华新(右一)代表出版社,向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捐赠系列丛书,八十中校长任炜东接受赠书牌。

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七编辑中心主任陈红(右一)、如日东方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升(左一)向学生代表赠书。

 

助力中考,“语文”亦是“文学”

“我需要文学,因为文学对于我们理解、欣赏生活中的事物有很大的启发”;“因为文学可以助力我们修养人格、陶冶情操”;“因为我可以通过写作抒发情感,它就像是我的一个港湾”;“因为文学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、表达高深的思想,是推进人类永远进步的一种力量”……

从前只在荧屏上、书本中“见过”的语文教育名家王旭明走下演讲台,来到会场中间、学子身边,抛出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,与初中生们面对面交流,将现场热烈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。

他带来的第一波热潮,便是在发出“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”的提问后,学子们踊跃精彩、角度各异的回答。王旭明给出的“标准答案”,却出人意料:“因为我们要中考!这个原因听起来实际‍‍又实际,但是一丁点也不庸俗。要考出好成绩,必须赶紧补上文学这一课!‍‍”

9月1日上午,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刚刚举办开学典礼,下午就迎来语文名家的文学讲座。在这堂特殊的“开学第一课”上,王旭明带领同学们重温、补习了不少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:“‍‍《社戏》的体裁是什么?”“小说!”“《回延安》的体裁是什么?”“诗歌!”“《安塞腰鼓》的体裁是什么?”“散文!”“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体裁有哪4类?”“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戏剧!”

讲座现场,王旭明屡屡举起手中的语文教材。“文学助力中考,可不是王老师一家之言。这套语文教材,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,‍‍全国一至十二年级中小学生人人必读,其中80%以上的内容都是文学!”

王旭明留意到,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,连续3年都出现了一道分值为10分的题目:写一首诗。“在课程标准中,国家已经明确规定,中小学生‍‍不仅要会欣赏诗歌、小说,还要会写。”他在现场频频亮出教育部于2022年9月下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‍‍。“从今明两年开始,全国各地将陆续取消发布‍‍中考、高考考纲。考试考什么?就考这本书中规定的内容。‍‍如果明年出一道题目,要求写一篇小小说,‍‍该怎么办?”

作为语文教育名家,王旭明不遗余力地向学子们推广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‍‍,看似现实,实则用心良苦:“语文近乎文学。请大家务必学好文学,就从现在的学好语文开始!”

出身中文系的王旭明,至今仍然保持着文学创作习惯,时常写作、诵读诗歌,经常练习描写、刻画人物。在讲座中,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和小说片段,其中不乏关于爱的哲思与畅想。“我现在和中考、高考都没有关系了,但是仍然热爱着文学。希望塑造人物的能力‍‍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退化,‍‍这就是一种文学创作能力。”

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、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

播种文学,长出力量的“花朵”

在人心浮躁、选择多元的当代社会,承认自己热爱文学应当“不好意思”吗?引导学生喜欢文学,走一条无关功名的道路,应当感到“内疚”吗?徐峙认为,这是一个“灵魂之问”:“我们为什么‍‍要喜欢文学?文学有什么意义?”

他向现场中学生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:少女因文学改变了命运,家庭借由文学走出了困顿,科研工作者在文学中寻觅到灵感……

写下诗歌《攒人生》的女孩李华,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长大,由于母亲患病,到了‍17岁还没上过学,是当过民办教师的外公用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教她读诗,在她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。在政府扶贫政策帮助下,她的家里盖了新房,通了网络,有了电脑和手机。

“各位同学和她的岁数差不了太多,你们拥有手机后想要做什么?她拿到手机后,所有的时间都在看书,看的全是高品质的经典名著。”徐峙邀请在场学子诵读了李华的两首诗歌《攒人生》和《三天过完十六岁》:“我每天读一篇美文/背一首诗/锄地的时候在心里默念,复习/时间久了/感觉前景充满着希望……”“……我是路上的长生天/一步出生/一步死亡/一步彷徨”。

“虽然家境贫困,但是她的内心充满乐观,还有很多美丽的东西。”学生们在诵读中望见了一颗年轻却坚韧的心灵。徐峙也读出了忧伤诗句中的力量。他介绍,经过当地政府协调帮助,李华后来成为集宁师范学院的一名旁听生,今年又参加了内蒙古大学的文研班学习,最近在呼和浩特找到了一份与写作有关的工作,“可以养活自己了”。

徐峙特别提及2020年8月,他到李华家中看望她时,李华说出一句令他终身难忘的话语:“是文学让我感受到了我的存在。”他听后感慨万千:“‍‍从作品发表的那一刻开始,她的命运就已经被文学改变了,她的生命有了更多可能性!”

《中国校园文学》还发表过一篇由学生创作、1万多字篇幅的科幻小说。“学生的作品,几乎没有发过这么长的,这是一次破例。”作者是一名患过抑郁症的高中生,“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不愿再读书,只有一点爱好,喜欢文学”。这篇小说发表后,这名中学生凭此加入所在市作家协会,内心受到鼓舞,开始看书、复习了。徐峙介绍,这名学生今年参加高考,考上了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,可以拿到本科学历,“以后至少能够正常就业、过正常人的生活了”。

不久前,徐峙收到这名中学生母亲发来的微信:“徐老师,您救了一个家。”徐峙回答:“是文学挽救了他,是文学让他走出了人生的困顿、找到了自我价值。”

如徐峙在讲座中所言,热爱文学,未来不一定就要当作家。他介绍,《中国校园文学》的中学生作者,有很多在考大学时选择了理工类专业。“但是请大家记住,把文学作为一颗种子种在心里,它会长出花朵,会给你力量。”

徐峙讲述的最后一个故事,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任洪渊亲身经历的。任洪渊是当代著名诗人,曾到清华大学参加诗歌分享会。分享结束后,一位清华大学博士生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:“任老师,您把诗歌说得如此好,它对我研究物理学有什么作用?”任洪渊反问:“你知道物理学中的‘夸克’是如何命名的吗?”作为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的“夸克”之名,是它的发现者——美国物理学家默里·盖尔曼,阅读爱尔兰作家詹姆斯·乔伊斯的小说《芬尼根的守灵夜》时找到的灵感。

徐峙介绍,李四光、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,都有非常高的文学修养。“爱因斯坦专门写过一篇文章《论古典文学》,很多中国科学院院士也都爱写作。”

在这场别开生面的“开学第一课”上,徐峙将文学的价值播种进学子们脑海:“无论大家将来从事怎样的职业,在达到一定高度再向前突破时,都很可能需要文学的滋养、文学的力量。因为在人类智慧的最顶端,科学和文学是相通的!”

《中国校园文学》主编、作家徐峙向学子们讲述“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”


文/图:《人民周刊》记者 武凤珠

(责编:李茜)

相关热词搜索: